11月1-3日,第五屆全國職業(yè)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在南京舉行,與來自全國公共管理與服務組43位選手角逐切磋,我的參賽作品《員工招聘的組織與實施》獲一等獎,并在閉幕式作為優(yōu)秀作品展示。一路走來,腳步并不輕松。由于是第一次參加國家級比賽,心理壓力很大。整個過程,我傾注了心血與汗水。同時要感謝省教育廳給了我這次機會;感謝謝傳兵主任和省廳專家為我層層把關,反復修改;感謝學校領導給我的關心和支持;感謝國際貿易教研室給我的陪伴和鼓勵;特別要感謝團隊核心成員陶衛(wèi)東主任,給了我很多啟發(fā)和指導。
下面結合這次比賽,談談我的心得和體會。
教學模式上的創(chuàng)新——“翻轉課堂”
本次大賽中,“翻轉課堂”一詞是專家和參賽選手們的熱門話題。這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國。目前,在我國深圳、南京等地已有實施。在翻轉課堂模式中,教師將學習內容錄制成教學視頻,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視頻來完成知識傳授。在課堂上,學生主要是在教師幫助和同伴協(xié)作下完成知識內化,通過改變傳統(tǒng)教學順序形成翻轉課堂。在整個過程中,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共同組成這種模式的關鍵部分。同時也保證了個性化協(xié)作式學習環(huán)境的構建與生成。
來自連云港醫(yī)藥衛(wèi)生學校的王曉慧老師設計的《艾滋病的致病機制及傳播》正是運用了“翻轉課堂”的教學模式,受到了專家一致好評,并獲得中職醫(yī)藥衛(wèi)生組一等獎第一名。這種教學模式同樣在南京玄武中專朱珠老師設計的《讓美回到人間——文藝復興繪畫》中得以體現(xiàn),該作品獲中職公共藝術組一等獎第一名。
翻轉課堂僅僅改變了教學順序,卻產生了不一樣的學習效果。不用全班都按照一個節(jié)奏來上課,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負責人和執(zhí)行者。相對于傳統(tǒng)課堂,學生有了更多時間和機會去發(fā)現(xiàn)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技巧。學習平臺中的數(shù)字化資源可永久保存,需要時可供查閱和修正,特別是在進行查漏補缺的課堂中使用,效果更好。
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給課堂帶來的變化
1.教師傳授知識的變革及師生角色的變化
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后,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將課程內容傳授給學生,知識傳授途徑的多樣化,帶來了高效的學習效果,實現(xiàn)了以“教師為主導、學生為主體”的教學結構,充分發(fā)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、積極性和創(chuàng)造性。
本次大賽中,南京玄武中專候丹丹老師設計的《意大利民間音樂》就很好的體現(xiàn)了“教為主導,學為主體”的教學思想。老師通過播放自己演唱的意大利民間音樂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展,讓學生化身當?shù)貙в,串起課堂的四個任務,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(chuàng)造性。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,是一個充滿想象、不斷創(chuàng)新的過程。這個過程有助于培養(yǎng)學生創(chuàng)新精神和實踐能力,并且通過不斷訓練,學生可以把各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。
2.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,使學習方式多樣化
我曾經(jīng)以為應用信息技術就是應用多媒體課件,通過大賽,我認識到信息技術的載體是多種多樣、豐富多彩的,可根據(jù)不同需要進行合理選擇;窗菜囆5穆窌曾P老師執(zhí)教的“雨巷”讓學生在FLASH烘托的時代背景下借助誦讀軟件進行誦讀訓練,從視覺和聽覺上拓展學生的想象力,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。
信息技術的運用,應該“寧缺毋濫”
在本次比賽中,老師們都運用了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,但在運用的同時,有的老師卻忽視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本意,而一味強調信息技術的花樣與先進性,造成了部分運用的無效性。正如謝傳兵主任所說:“信息技術是為我們的教學而服務的,如果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,我們應該寧缺毋濫!
現(xiàn)代信息技術輔助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態(tài),在觀念、過程、方法及師生角色等諸多層面賦予教學以全新內涵。但我認為并非所有課程都適合信息技術整合。不能單純?yōu)榱恕靶畔ⅰ倍靶畔ⅰ保雎粤私虒W本質所在。
國賽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,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當前教育改革和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,在瞬息萬變的網(wǎng)絡時代,教師自身如何更新知識、與時俱進,如何把我們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融入教學之中,是我們必須共同面對的一項極具挑戰(zhàn)性的全新課題。
然而,信息化不是全部,它不能代替實踐教學,但它卻是實踐教學之前必不可少的儲備和演練。通過大賽的磨練,我更多的感悟到,教育不是灌輸,而是點燃思想的火焰,信息化無疑是點燃火焰的那根火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