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望二十世紀前的中國,內(nèi)憂外患,國運不濟,而就是這樣的中國,卻仍有無數(shù)有志青年,一場巴黎和會,徹底喚醒了中國的青年,其中,常州三杰的故事也在那時開始了。
“覓渡覓渡渡何處”這是翟秋白與張?zhí)子讜r在覓渡橋上所提出的問題,而后不久,翟秋白便經(jīng)歷了人生中的第一道大坎——家道中落,母親自殺之后,翟秋白便多地輾轉(zhuǎn)來到北京求學(xué):年輕的徐秋白有著自己對于國家興衰的一段看法,于是他加入了少年中國會。他在北京的機遇遠不止如此,在這里,他與幼時的摯友張?zhí)字胤炅,而且他還帶來了年輕的徐秋白最需要的東西——馬克思列寧主義,影片中他是這么闡述它對于中國的價值的“只有走十月革命的路,才能真正的救中國,俄國的十月革命,讓西方產(chǎn)生了一個全新的國度,它正欣欣向榮。”這給了徐秋白莫大的激勵與啟發(fā)
這之后,因為工作原因,兩個發(fā)小,又在莫斯科重聚,兩人在莫斯科的大街上奔走,去參加各種會議,同時,張?zhí)鬃隽诵烨锇椎娜朦h介紹人,二人互相勉勵,奮勇拼搏的精神,也讓熒幕前的我們動容
在后來的常州三杰同桌飲酒,徐秋白與張芝華喜結(jié)連理,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(fā)展時,隱藏在陰影里的敵人終于發(fā)動了震驚世界的“四一二反革命政變”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以破裂告終。
鏡頭一轉(zhuǎn),只不過是徐秋白先生對于往昔歲月的回首遙望,而現(xiàn)在的他,不過是一個被軟禁的階下囚,他現(xiàn)在已與普通人一樣,他筆下寫出的字的文字的力量,在這里發(fā)揮不出任何作用,《多余的話》是他最后的作品。他的錚錚鐵骨留給了看守他的軍官,把溫柔留給了獄中的無關(guān)人士。
堅韌不拔的徐先生走上了刑場,他邁著大步高唱國際歌,面對死亡,他毫不畏懼,臉上的神色坦然從容。指一聲脆響就帶走了一代偉人的生命。他倒在花海之中,花兒簇擁著他張開雙臂,面容恬靜。
今天的生活是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、拼死奪來的。我們應(yīng)勿忘國恥,緬懷先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