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月十七日,農(nóng)歷九月初三,“可憐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”。昨天是個吉日,黃歷上說“諸事可宜。”下午三點“學校文化影響年”啟動儀式在報告廳B拉開序幕。各班班長、團書記、全校黨員及部分教師代表濟濟一堂。作為文化課教師,我很享受這樣精神上的文化盛宴——就像期待周五晚上的校慶聚餐一樣。
劉維儉書記的致辭讓我們瞬間與文化拉近了距離:文化像空氣無處不在,文化像泡菜有滋有味,文化像樹根,根深葉才茂。確實,文化是無處不在的:企業(yè)文化、校園文化、班級文化、課桌文化;服飾文化、餐飲文化、傳統(tǒng)文化、現(xiàn)代文化……文化無時無處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。
文化究竟是什么?王校長從物質(zhì)和精神等方面做了精彩深入的剖析。王校長對文化的分析可謂是“橫看成嶺側(cè)成峰”,見仁見智。王校長首先分析了地域文化,從“天下名士有部落,東南無與常匹儔”的千古讀書地常州城到新校址潞城,引用清朝秀才凌正華的詩“村墟隱約畫圖中,似隔清溪無路通。楊柳緹邊毛屋外,竹林缺處露墻紅。”描寫的潞城似乎是山重水復,卻是柳暗花明。古代的潞城由四座橋通向四方,南通丁堰戚墅堰,北通青龍,西通毗陵,東通橫山橋。潞,即道路快被水淹沒了,城,即有人聚居。這里水美土肥,“灌溉之水利,用以滋養(yǎng)萬民!鄙浇o人以厚重,水給人以靈氣。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。上善若水,有水則靈。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,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,園不在大,有水則靈,王校長講的校園水文化,讓我們耳目一新。校園里有“潭面無風鏡未磨”的平湖、鏡湖,有活力四射的廣場噴泉,有環(huán)繞校園的“龍游溪”,“龍游溪”傳承著老校園的歷史文化,也傳承了常州的龍文化,我們都是龍的傳人。
王校長還從劉國老的臉型——外圓內(nèi)方,演繹了東方儒家文化的處世哲學。外表與人為善,圓潤而不缺儒雅;內(nèi)心則有堅定的信念,執(zhí)著的追求。這其實與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是相通的,儒家倡導仁愛,佛教倡導慈悲,基督教倡導博愛,這都是普世價值觀。
王校長還從我校的教師精神(責任、奉獻、進取、理性、影響力)、師德風尚(由于我的存在而讓他人感到幸運)、發(fā)展思路(永遠領先一步)、校訓(為追求智慧、增強技能走進來,為報效祖國、服務人類走出去)以及辦學理念等10個方面,展示我校歷史和文化的結(jié)晶。